一、什么叫肠梗阻?
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正常运行发生障碍,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的病变。
二、 肠梗阻的分类:
根据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:机械性肠梗阻、动力性肠梗阻、血运性肠梗阻、假性肠梗阻;
根据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类:单纯性肠梗阻、绞窄性肠梗阻;
根据梗阻部位高低分类:高位小肠(空肠)梗阻、低位小肠(回肠)肠梗阻、结肠梗阻(又称闭袢性肠梗阻)
三、治疗原则:
尽快解除梗阻,纠正因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乱。
(一)非手术治疗
1.禁食和胃肠减压。
2.纠正水、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。
3.防治感染和中毒。
4.对症支持治疗、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使用。
5.病因治疗。
(二)手术治疗
对于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的肠梗阻患者,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复肠腔通畅。
1.松解、复位术。
2.肠切除吻合术。
3.捷径手术。
4.肠造口或肠外置术等。
四、出院指导:
1.自我监测:若出现腹痛、腹胀、呕吐、排便停止等应及时就诊。
2.饮食指导:饮食规律,营养丰富、易消化,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避免暴饮暴食,饭后忌剧烈活动。
3.活动与休息:坚持适当的体能锻炼,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。
4.定期复诊。
修订日期:2019.3